一般適應症候群
Hans Selye提出的「一般適應症候群」(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GAS)是一個描述身體如何應對壓力的三階段理論。這三個階段分別是:
- 警覺期(Alarm Stage):
- 當個體首次面對壓力源時,身體會立即進入「戰鬥或逃跑」模式。這一階段會釋放大量的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導致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和能量增加,為應對威脅做好準備。
- 具體反應包括:瞳孔放大、血糖水平增加、肌肉緊張和免疫系統抑制。
- 抵抗期(Resistance Stage):
- 如果壓力源持續存在,身體會進入抵抗期,試圖適應和抵抗壓力。此時,身體會繼續分泌壓力激素,但水平可能較警覺期有所降低。個體在這一階段可能會表現得較為正常,但其生理系統仍在持續對抗壓力。
- 身體會動員能量儲備來維持抵抗,但如果壓力源不消失或壓力持續時間過長,會逐漸耗盡能量儲備。
- 衰竭期(Exhaustion Stage):
- 如果壓力源長時間未解除且超過個體的適應能力,身體最終會進入衰竭期。此時,能量和資源被耗盡,身體無法繼續維持抵抗,導致免疫力下降、疲勞和其他生理或心理問題。
- 在這一階段,個體可能會出現各種健康問題,如高血壓、心臟病、消化系統紊亂和精神疾病。
Selye的GAS模型強調,無論壓力源是什麼,身體對壓力的生理反應過程基本相同,即壓力反應的非特定性。這一理論對理解壓力對身體的影響以及如何管理壓力有重要貢獻,但也因其忽視壓力反應的個體差異和壓力源的特異性而受到批評。
對於一般適應症候群的評論
Selye (1956) 認為一般適應症候群並不特定與哪一類壓力源有關;換言之,不管是寒冷、運動、疾病、人際衝突還是摯愛死亡,都會造成一般適應症使群所描迹的生理反應。然而,這種非特定性的看法沒有將「心理社會歷程」的重要性納入考慮。有三類的研究證據指出,這種忽略有其問題。
(一)首先,有些壓力源會比其他的壓力源引起更強的情緒反應。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會造成強烈情緒反應的壓力源(例如環境溫度突然增加)所導致釋放的激素總量,顯然與僅造成較弱情緒反應的壓力源 (例如環境溫度慢慢上升)有所不同。在進行許多針對不同壓力源與激素的廣泛研究後,John Mason做出結論:他指出,他與其同僚「並沒有發現任何一種激素會以絕對不特定的方式對所有刺激產生反應 ( Mason: 1975, p. 27)」例如有些壓力源會同時增加腎上腺素、正腎上腺素與可體松,但其他壓力源只增加這三種激素中的兩種。他同時指出,自Selye提出一般適應症候群之後,相關研究顯示如果個體對壓力源的反應若包含強烈情緒的元素,較可能引發全部三種激素的大量釋放 。
(二)第二類研究證據則是Marianne Frankenhaeuser根據她自己與其他研究者針對壓力所進行的許多研究結果,提出壓力下的生理激發型態受到兩個因素影響:努力及苦惱。努力 (effort)涉及個人的興趣、奮鬥與決心;而苦惱(distress)則涉及焦慮、不確定感、無聊與不滿。她描述以下三種狀態:
- 帶有苦惱之努力 (effort with distress),同時有兒茶酚胺與可體松分泌,日常生活瑣事即是:如在電腦前重複的機械式工作。
- 不帶有苦惱之努力 (effort without distress),兒茶酚胺分泌增加,可體松减少。是令人偷悦的狀態。是主動而成功因應、高度投入,且有高控制感的。
- 無努力之苦惱(distress without efort),是無助、無控制感、放棄的。可體松分泌增加,兒茶酚胺也可能增加。由於苦惱是一種壓力。她的觀點和Mason的看法是一致的,更進一步地擴展了Mason的主張。
(三)第三類證據則指出,認知評估歷程在對壓力源形成生理反應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舉例而言,研究者檢驗小學生在不常上學日及智力測驗期間的尿液檢體中的可體松含量 (Tennes & Kreye, 1985)。如所預期地研究發現考試期間的可體松含量增高,但並非所有小孩都是如此,他們的智力是一個重要因素。智力高的孩子在考試期間可體松增加。